想要騎得優美?先要建立正確的騎乘坐姿。
騎坐是個最最基礎,卻也是最最關鍵的話題。它并不僅僅指騎在馬上的優美姿態,坐姿背后更多體現著騎手的騎坐對馬匹的影響。這是因為,即便是極小的騎坐變化,也會涉及騎手身體的其他部位,進而對馬匹的行動產生影響。只有騎手的身體姿勢正確了,馬匹才會自然地跟隨響應。如果對坐姿掌握的不好,就無法對馬兒發出明確的信號。久而久之,你心愛的座騎就會對你的指令迷惑、混亂,甚至麻木,如此,騎術的進步也會大打折扣了。
怎樣的騎坐才是正確的呢?如果一定要感性而籠統地總結,可以用“深且柔軟”來形容,這個需要騎手在騎乘中自己體悟。至于技術層面的描述,專家們給出了許多動作的規范性描述:當馬匹成立定姿勢站立時,從后面觀看,騎手的脊椎骨和馬的脊椎骨、尾巴是垂直的。騎手的腳、髖和肩則應保持水平。在側面看,騎手的耳朵、肩、髖部和腳后跟應連成一條直線。
靜態時擺姿勢不難,但動起來自然不易掌握。當馬匹走動時,騎手的身體應隨著馬匹的運動做相應的運動。這時候,需要騎手調整自己的身體,通過脊椎和髖部來緩沖吸收馬的運動,適當控制騎乘節奏。如果腿抱得太緊,或變得死板僵硬,馬匹會收到不準確的信號,如果脊椎和髖部僵硬,就會很不舒服地撞擊馬鞍。當你找到屬于自己與馬兒最舒適的節奏,就會發現騎馬毫不費力。
在正確的騎乘姿勢上,騎手的大腿應放松地貼在鞍子上,允許腿的重量落到前腳掌,自然地沒有壓力地搭在腳蹬上。小腿應穩定的靠在馬的側面。腳后跟低于前腳掌。慢步時,騎手通過向前和向后推動腹部,達到與馬匹的運動和諧一致。快步時,騎手既可以繼續坐在鞍上,類似于慢步時的動作,可以有吸收和緩沖快步的運動,也可以做輕快步。
輕快步:快步的第一個節拍時,騎手的臀部離開鞍子,半站于腳蹬上;第二個節拍時降低騎坐——這樣做會使馬和騎手更舒服。
跑步:跑步時騎手的臀部始終在鞍子里向前及向后移動。但不能塌腰。如果騎手鎖住髖關節,就會不受控制地上下撞擊鞍子。
跳障礙和輕騎坐:跳障礙和襲步時,騎手身體前傾,騎坐的重心高于鞍子,同時運用腳保持好平衡。無論何時,騎手的手都應該放好,使肘、手背、馬嘴形成條直線。當馬匹反復前后運動,騎手應始終如一與韁保持聯系,靈活運用肘關節和肩關節。
說了這么多,再強調一下關于建立正確的騎乘坐姿最重要的一點:平衡。我們可以看到,所有表現優美坐姿的騎手的畫面上,騎手都坐在鞍子最深的部位,上半身垂直向上,身體的重量均等的分配到兩個坐骨上,耳朵、肩、髖和膝連成一條直線……
有意識地誠實且準確地分析自己的意識,在騎坐時保持住平衡,姿勢和準線,隨時掌控好自己的身體,隨著馬匹自然運動,避免身體的扭曲或僵硬,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擁有優美騎乘姿態的優秀騎手。
從現在開始建立起正確的騎乘坐姿吧,優美正確的姿態流露出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放松與柔軟,還有人馬合一的和諧與安然。
下期內容預告:《韁的接觸——握韁,要像握著兩個小鳥》,敬請期待。
圖片提供:Hank
本文內容由北京天星調良國際馬術俱樂部為剛剛開始學習騎乘的初級騎手編輯撰寫,部分內容節選自英國馬會(British Horse Society)馬業從業人員認證和培訓體系的教材。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